松阳湖生活--临港新区人自己的社区网络平台!
欢迎注册:松阳湖生活网 找回密码

松阳湖生活

搜索
查看: 3705|回复: 0

巨变 ‖《说出心中的故事》征文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6

回帖

80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06
发表于 2018-8-20 06: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闭
巨变 ‖《说出心中的故事》征文



      据《岳阳日报》讯:5月24日,岳阳三荷机场飞行区专业工程成功通过竣工验收。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十分高兴,因为岳阳的立体交通时代即将到来,儿时的梦想即将实现。
  
  古时候,岳阳这块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名胜之地,由于山多水多,灾害频发,加之经济萧条,技术落后,交通极度不发达。
  
  听父亲说,相传明朝吏部尚书方钝(方尚书,今岳阳县杨林乡沙陂村人)在朝廷为官清正,深得百姓赞誉和皇帝赏识。

有一年,皇帝拟派员前往其老家寻访,方钝得知执意不肯,极力阻止,皇帝问其原因,他说路途遥远,皇帝又问多远,妙答:“昆山罗坳转山弯,凳子高城问峡山,西塘东托梨头港,弯弯曲曲柳树厂,白羊田,雨稀稀,柴家冲里捕野鸡,九岭十八凹,凹凹望见张谷坳。”


皇帝不解其意,他解译说:到了岳州城离我家还有很远,刚才顺口溜讲的就是岳州城到我老家的一条由西向东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古道,每句顺口溜中有二至三个地名,每个地名之间相距60里,从京城到我家要走到何时?皇帝听罢只好放弃。

  
  我的老家就是上述古道中的凳子岭,位于今天的岳阳经济开发区西塘镇三店村西边(大部分土地已征收建设三荷机场),是典型的丘陵山区。
  
  改革开放前,老家交通十分落后,那时,出门便是弯弯曲曲、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路两边都是杂草丛生、荆棘满地,速度稍微快一点,不是让杂草绊倒,就是被荆棘刺伤,早晨上学,谁都不愿意走在前面,半人高的杂草上的露水,把你的裤子、鞋子全湿透,因为路不好走,交通不便,大家平时很少外出,村里年纪大一点的妇女基本上都没有到过岳阳城。
  
  我清楚地记得,在三店村上小学时,连接村组的那条近三公里长的泥泞小路十分难走,雨天泥泞不堪,干干净净的一双鞋,从家到学校,就完全变了样,好似一张大花脸,露不出鞋的原本样子,雪天里,天寒路滑,常被摔倒,有时一不小心,还摔个四脚朝天。
  
  空手走路还好点,负重出行就更难,其中让我感触至深的莫过于送公粮。“双抢”时节的清晨,天空还是黑黝黝的,年龄大一点的男孩子就跟大人们一道到生产队仓库集中,称过箩筐里的谷子(凭重量记工分)后,各自推着装有百来斤稻谷的土车子(独轮车)或挑着几十斤的担子,迈着艰难的步伐上坡下岭,沿着坎坎坷坷的小路前行,送往当时的昆山公社(今西塘镇三桥村)粮站,一路上,大家小心翼翼,不敢懈慢,生怕摔跤打翻筐里的谷子。
  
  改革开放后,随着自行车、板车开始进入农村百姓家,村民们为了出行方便,自发地组织起来修路,虽然路面不算宽,但比起以前好走多了,只要不落雨下雪,村民可以骑自行车出行,还可以拉板车卖余粮、买化肥,村民们感到比较满意。
  
  1981年,高考落榜的我不甘心待在家里,准备出去闯荡。某日,我独自一人提着行囊到岳阳坐火车,前往湖北蒲圻县(今赤壁市)446厂表哥那里打临工。

那是我头一次坐火车,感觉火车轨道比公路直,个头比汽车大,速度比汽车快,火车进站时像一条龙一样游过来,然后喘着气停在你面前,车门打开后,列车员下来请你上车,那场景很温馨,尽管那时坐一趟火车比较疲劳,但能坐一回火车也是当时很多农村人的企盼。

  
  1983年12月,我应征南下广东服役。

那天早饭后,妹妹送我去村里,步行半个多小时到达村部,在村部休息片刻,民兵营长带着我继续步行前往乡里,走了约莫两个小时的泥巴路才到乡政府。


临近中午时分,乡武装部长带领我们乘座湘运客班车前往岳阳,汽车行驶在弯弯曲曲、凹凸不平,铺满沙石的奇(奇家岭)西(西塘)线上,左右摇晃、上下颠簸、扬尘飞舞。一个半小时后,汽车到达东茅岭汽车站,大家在站前的小摊点买了些包子馒头当午餐,午餐结束,步行前往县武装部,经过上观音阁铁路道口时,看见一座宏伟大桥——巴陵大桥正在建设中。

  
  第二天上午,我们背着背包从县武装部列队步行到老火车站,登上一列南下的普快绿皮火车,傍晚时分,火车到达长沙,在长沙站换乘一列没窗户、咣咣响的“闷罐车”,经过一夜颠簸,第三天中午,一声汽笛长鸣,火车驶入广州站,在广州站广场分兵后,我们又登上一列广州开往深圳的普快火车,22时左右,火车在东莞市樟木头站停靠,出站后,根据接兵首长的指示,我们再次登上了整齐列队装有蓬布的解放牌卡车,次日凌晨一点多,军车驶入博罗县长宁镇某部军营。
  
  由于那时的路况差,汽车火车性能低、速度慢、趟次少,加之停靠站多,直达车少,从家里到部队虽然只有千把公里路,却整整用了两天两夜时间。
  
  时光转眼进入九十年代。1994年底,我回乡探亲,气势恢宏的岳阳火车新站建成运营,湘运汽车站也从东茅岭迁至巴陵中路,建筑面积扩大到近万平方,我搭乘岳阳开往西塘的客运班线车回老家,汽车行驶在当年走过的奇西线上,昔日的泥泞路变成了一条又直又宽、平平坦坦的水泥路。
  
  九十年代的道路变宽了、变直了、变硬了,但过江过湖过河仍然不便。1998年仲冬的最后一天上午10时,接到年迈七十岁父亲病危的消息,我立刻携家带口起程回乡,从沅江市南湾湖生产基地出发,一路经大通湖渡口、华容注滋口渡口和岳阳北门渡口,每到一处渡口,长长的候渡车队让我心急如焚,次日凌晨4点多,历时16小时,才走完百公里的回乡路,但父亲已走。
  
  到了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路网骨架逐步形成,路网结构日趋完善,遂道多了,渡改桥了,平伍公路、岳兴公路、南石公路、湘汨公路、沿江公路等先后建成,洞庭湖大桥、注滋口大桥、湘阴湘江大桥、湘阴临资口大桥、云溪大桥、道仁矶长江大桥、平江姜源岭高架桥……桥桥争辉,雄伟壮观。回家的旅程虽然没有变,但时间却大大缩短,再也不为候渡焦急,再也不为扬尘难受。
  
  近几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大力实施“交通建设大会战”举措,加速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岳阳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之多、投资之大、速度之快,都创造了历史新纪录,城乡交通日新月异,短短几年,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皇姑塘立交桥、南湖大桥、巴陵东路王家河大桥、长康路北港大桥、临湖公路、赶山公路、湘北大道、G240岳阳至湘阴段、S308平江段、空港大道等一大批关系岳阳经济社会和城乡发展的交通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或即将建成,人们出行越来越便捷。
  
  改革开放四十年,岳阳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一条简易的主干道(107国道)到如今横贯东西南北的京港澳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城乡交织成网;中心城区从无环城路到东环、南环、北环(在建)、西环(在建),环环相连,快速便捷;铁路从单一的京广铁路到京广高铁、蒙华铁路(在建)、常岳九铁路(规划),时速300多公里的“和谐号”列车,朝发夕至,拉近了时空距离;水运由内河转运到江海联运,货物吞吐量由年几百万吨增至年1.5亿吨;民航从无到有,将开辟更快、更便捷的空中通道,人们坐飞机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出行坐飞机跟坐汽车火车一样平常,岳阳人将成为穿梭于国内国际城市间的“空中飞人”。
  
  城区变了,乡村也变了!你看,随着国家“通达工程”、“通畅工程”的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村村组组通上了水泥路,家家户户拉通了连接线,村民们家家拥有摩托车、电动车,大多数人还拥有了家庭小轿车,原来住的土坯房不见了,一座座新楼像雨后的春笋依路拔地而起,公交车直通农村,十几分钟一趟,方便快捷,出租车巡游城乡,招手即停,想去哪到哪,村民们过起了不亚于城市人的生活,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岳阳,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已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

文/李茂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松阳湖生活手机版|小黑屋|松阳湖生活 ( 湘ICP备17020836号-1 )

GMT+8, 2025-4-22 12:03 , Processed in 0.0932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